js333线路检测中心

讲师

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讲师 >> 正文
任杰
发布时间:2025-11-06     浏览量:

一、个人简介

任杰(1993-),男,汉族,甘肃武威人,文学博士,现为js333线路检测中心讲师,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。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化。

邮箱:897722620@qq.com

二、学习和工作经历

20129-20166月,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,获管理学学士学位。

20169-20196月,就读于js333线路检测中心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

20199-20226月,就读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

20228-20259月,在js333线路检测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。

202510月至今,在js333线路检测中心任教。

三、主要科研成果

(一)论文

1.《茅盾、鲁迅和郑伯奇的新文学观考辨——以〈中国新文学大系(1917-1927)〉小说选集导言为例》,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4期。

2.《兄弟·皮影·太阳——〈太阳深处的火焰〉片论》,《新文学评论》2018年第3期。

3.《政治美学的两张面孔——论“翻身”叙事中文学与图像的互文性》(第二作者),《人文杂志》2018年第8期。CSSCI

4.《“回到鲁迅”的向度与难度》(第二作者),载王德威、季进、刘剑梅主编:《当代人文的三个方向》,三联书店(香港)有限公司20207月版。

5.《“鲁迅图式”的生成机制与表意逻辑——对20世纪40-70年代鲁迅图像的一种考察》,《鲁迅研究月刊》2021年第5期。CSSCI。本文被中国作家网全文转载。

6.《空间转换与艺术主体的精神嬗变——论卞之琳的延安书写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21年第4期。CSSCI。本文后收入周维东、包辰泽主编《社会史与文学性:民国文学专题研究》(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)一书。

7.《图像再现与意义重释——视觉鲁迅的意指、形式及内涵(19491976)》,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》2021年第2期。CSSCI

8.《论〈序诗〉之于〈女神〉的意义——兼及郭沫若早期诗观与自我定位问题》,《宜宾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11期。

9.《“现代性”的体认、指向与矛盾——也论“被压抑的现代性”》,《当代文坛》2022年第1期。CSSCI

10.《文学批评的类型指向与范式演变》,《中国文学批评》2022年第2期。CSSCI。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、中国作家网全文转载。

11.《从“在场”到“悬置”——鲁迅图像的发生及演变》,《吉首大学学报》2022年第3期。CSSCI

12.《“情义”作为传奇与品格——读马平长篇小说〈塞影记〉》(第二作者),《阿来研究》2022年第1辑。CSSCI。本文被中国作家网全文转载。

13.《战争语境与旧体诗革新——大文学视野下的怀安诗社及其创作》,《新疆大学学报》2022年第4期。CSSCI

14.《“劳工”在五四:词义论争、观念变动与阶级革命的凸显》,《人文杂志》2024年第9期。CSSCI。本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》2025年第2期全文转载,《文学研究文摘》2025年第1期转载。

15.《“平民文学”的生成、衍变与内在分歧——兼及五四新文学观念的分化调整》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2024年第10期。CSSCI

16.《“劳工神圣”思潮与五四新文学的“劳工”取向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25年第1期。CSSCI

17.《卞之琳的一篇“佚作”——兼说现代文学史料辨伪问题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25年第3期。CSSCI

(二)项目

1.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(2023M742192),已结项。

2.主持202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23H002),在研。

3.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(15BZW153),已结项。

4.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(23&ZD286),在研。

5.参与2024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24H005),在研。

四、主要获奖情况:

卞之琳诗文研究奖一等奖(江苏省作家协会等主办)、四川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、四川大学博士生创新奖学金、第三届“中融”全国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(华东师范大学等主办)、国家奖学金、js333线路检测中心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、js333线路检测中心优秀研究生标兵、两岸四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(js333线路检测中心等主办)、首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(广西师范大学主办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