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s333线路检测中心

讲师

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讲师 >> 正文
童一菲
发布时间:2025-11-05     浏览量:

一、个人简介

童一菲,1994年生,女,汉族,陕西渭南人,文学博士,现为js333线路检测中心讲师,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。研究方向为:中国现当代文学、现代文学文献学。

邮箱:tongyifei@snnu.edu.cn

二、学习和工作经历

2011年9月-2015年6月,就读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

2015年9月-2018年6月,就读于js333线路检测中心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

2018年9月-2022年6月,就读于南京大学js333线路检测中心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

2022年8月-2025年9月,于js333线路检测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。

2025年10月至今,在js333线路检测中心任教。

三、主要科研成果

(一) 学术论文

1. 童一菲:《“过渡时代”的文学:1920年代马修·阿诺德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》,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》第35辑,2021.1(CSSCI集刊)。

2. 童一菲:《“诗以为史”——〈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〉文本批评与“史”的建构》,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21.4。

3. 童一菲:《“从中西比较到新文学创造”——论柳无忌与南开大学英文系(1931-1937)的文学教育》,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》第38辑,2021.9 (CSSCI集刊)。

4. 童一菲:《朱自清佚信与〈经典常谈〉》的出版,《新文学史料》2022.5(CSSCI)。

5. 童一菲:《朱光潜〈诗论〉手稿本述略——兼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出版》,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》,2023.3 (CSSCI集刊)。

6. 童一菲:《“诗人”李健吾》,《新文学史料》,2024.8 (CSSCI)。

7. 童一菲,李跃力:《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翻译的中国化实践》,《js333线路检测中心学报》,2025.5 (CSSCI)。

8. 童一菲:《20世纪50年代陕西文艺界的“现实主义”探索》,《红色文化研究》,2025.9。

9. 童一菲:《老舍抗战文艺实践中的“人民性”探索》,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,2025.9(CSSCI)。

(二) 科研项目

1. 主持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项目,“民国高校外文系的文学教育与文学生产——以抗战时期内迁大学为例”,已结项。

2.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大学外国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(1903-1949)”,在研。